4月10日,全面注冊制下新的交易制度正式落地。當天,首批主板注冊制企業股價悉數上漲。
有專家認為,從首日表現來看,主板注冊制改革的各項制度安排初步經受住了市場檢驗,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首批主板注冊制企業首日悉數上漲
4月10日,首批10家主板注冊制企業正式掛牌上市,當天相關企業股價總體表現平穩,且10家企業股價悉數上漲。
全面注冊制下,主板相關交易制度出現一些變化,包括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體現在4月10日的盤面上,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上述10家企業股價漲幅普遍超過了此前主板上市首日44%的漲幅上限。
當天,10只新股平均漲幅達96.52%,其中漲幅最大的中電港收盤漲221.55%,漲幅最小的陜西能源收盤漲47.92%。以中一簽500股計算,這些個股首日平均可賺8400元左右,其中,登康口腔、中電港、海森藥業3股首日每簽盈利均超萬元。
另外,從股價振幅上看,上述10只新股首日平均振幅為76.46%,振幅較主板未實施注冊制之前有所提高。不過,與首批25只科創板新股上市首日139.55%的平均振幅,以及首批18只創業板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212.37%的平均振幅相比,此番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的振幅要低得多。
成交方面,上述10只新股首日交投活躍,合計成交股數超12億股,合計成交金額約239億元。
此外,全面注冊制之下主板的盤中臨停制度也首次發揮了作用,當天10只新股中,多數新股出現一次盤中臨停,陜西能源盤中甚至出現兩次臨停。根據新規,主板對于無價格漲跌幅限制股票,盤中設置30%、60%兩檔停牌指標。
全面注冊制經受住了市場檢驗
銀泰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建華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4月10日滬深主板注冊制首批10家企業上市交易,標志著A股注冊制改革全面落地。從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現情況看,各只個股均取得不錯的漲幅,同時盤中交易活躍,運行平穩,表明主板注冊制改革的各項制度安排初步經受住了市場檢驗,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資深市場人士桂浩明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認為,在全面注冊制之下,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總體表現相對平穩,雖然沒有漲跌幅限制,但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波動不算很大,也就是振幅其實不算特別大,特別是當天下午走勢比較平穩,這些現象表明,在全面注冊制背景下,新股尋找到價格波動中樞方面的速度較快,避免了過去在上市首5個交易日有漲跌幅限制情況下,要花較多的時間代價才能尋找到價值中樞的情況。
桂浩明認為,因此前科創板和創業板已經實行了注冊制,此番投資者對于全面注冊制相關交易制度的理解已有一定基礎。不過,他也指出,主板也有主板的特點,主要是在上市公司類型方面和科創板、創業板有些不太一樣。
桂浩明指出,過去一度有人擔心全面注冊制以后新股發行價較高,導致打新無利可圖或破發,這種情況不能說不會出現。但他認為,只要大家理性對待,就可以把一些負面因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圍當中,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就能夠形成平穩的銜接。
陳建華認為,全面注冊制的實施將對A股市場產生長遠而深刻的影響。一方面全面注冊制下A股市場定價效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價值發現功能將得到強化,資源配置功能將進一步增強;另一方面,注冊制改革貫徹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理念,督促各市場主體歸位盡職,增強市場約束和法制約束,將有效推動A股市場向成熟市場轉變;此外,主板注冊制下一系列交易制度落地實施,如主板上市后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但第六個交易起期漲跌幅限制仍為10%,盤中臨時停牌、“價格籠子”制度等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既借鑒了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試點的經驗,也考慮了主板市場的實際情況。新交易制度的實施將增強主板新股上市后的定價效率,同時也有助于防范新股炒作,避免短期內個股大幅波動。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