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dzsto"></td>

    <p id="dzsto"></p>
      <table id="dzsto"><option id="dzsto"></option></table>
    1. <acronym id="dzsto"><label id="dzsto"></label></acronym>
      本世紀最弱!剛剛,車市重磅數據出爐…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安宇飛2023-04-10 22:14

      汽車也“買漲不買跌”?3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在價格戰之下出現了“世紀最弱環比增長”。

      4月10日,乘聯會披露了3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銷量情況。今年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58.7萬輛,同比增長0.3%,環比增長14.3%。3月零售環比實現14.3%的正增長,是本世紀以來最弱的3月環比增速。

      乘聯會認為,3月零售偏弱,是由消費不旺和市場價格混亂帶來的觀望氣氛加重等綜合因素影響下的結果。從周度走勢看,3月前兩周銷量嚴重偏低,進入下旬后市場才逐步回暖。

      所以,3月乘用車銷量環比增長緩慢的真正原因有哪些?又有哪些品牌受影響較為嚴重?

      “世紀最低”的背后

      乘聯會表示,因今年春節屬本世紀最早,在預期刺激政策帶來的觀望、促銷戰進一步助長觀望情緒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全國1-3月累計乘用車零售量426.1萬輛,同比下降13.4%。

      在以往的年份,2月乘用車零售銷量往往會受春節放假的影響遭遇大幅下滑,而3月份汽車銷售恢復正常后,環比銷量普遍有大幅增長。如2022年3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157.9萬輛,盡管同比下滑了10.5%,環比卻大幅增長了25.6%。2021年3月,乘用車零售銷量環比增長49.8%。

      但在今年,春節放假時間提前到了1月21日到1月27日,導致1月汽車銷量大跌,2月份汽車銷售提前恢復正常,3月份的銷量環比增速也受到影響。

      據乘聯會數據,2023年1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129.3萬輛,同比下滑37.9%,環比下滑40.4%,無論環比還是同比均創下本世紀最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顏景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1月21號就已經是春節了,相當于只賣了半個月的車,1月份銷量環比下滑還是有原因的?!?/p>

      除此之外,今年一季度汽車銷量的下滑也受到了新能源汽車“國補”退出影響,大量購車訂單在去年年底集中釋放。簡單來說,去年12月在新能源汽車“國補”終止的倒計時下,各大車企紛紛推出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購車,形成了一個“翹尾”行情,提前透支了今年年初的部分汽車購買力。

      2022年1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高達216.9萬輛,同比增長3%,環比增長31.4%,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強12月環比增速。這種購買力的“提前釋放”,也為今年以來的乘用車銷量不振埋下了伏筆。

      而今年開年,汽車行業就打起了價格戰,降價幅度多年罕見,也讓消費者形成了“買漲不買跌”的觀望情緒,甚至有消費者調侃說:“你不買,我不買,車價還能降五百?!?/p>

      今年1月6日,特斯拉打響汽車行業價格戰第一槍,將國產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車型進行了全系降價,最高降幅達4.8萬元。1月13日問界降價,1月17日小鵬降價…

      而到了3月份,湖北省推出“最高9萬元購車補貼”,讓東風雪鐵龍C6成為焦點,也讓汽車價格戰進入了新的階段。隨后,北京、上海、廣東省、山東省、吉林省、湖南省、成都等地市相繼推出相關購車優惠活動。

      3月30日,沃爾沃宣布旗下S90等多款車型推出購車補貼,總額預計2億元,活動從4月初持續到4月底。4月份,吉利也推出了專享車型限時購活動,對10余款車型提供最高4.5萬元綜合補貼,活動持續到4月30日。當地時間4月7日,特斯拉美國官網再度降價,最高降價幅度是5000美元,不過在中國市場的車型價格沒有進行最新調整。

      對于價格戰的影響,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文表示,武漢推出的購車補貼活動造成廣大消費者持幣待購,并沒有起到促銷效果。據協會調研,除武漢外全國各地4S店到店客流量大幅增長,成交量卻顯著下降,部分消費者開始持幣待購、等待降價補貼政策。中汽協呼吁,此輪降價的炒作應盡快降溫,使行業回歸正常運行狀態,確保全年行業健康平穩發展。

      乘聯會表示,今年的價格戰促銷規模很大,尤其是過度促銷宣傳,帶來的后果是購買信心低迷,銷量偏低。

      整體來看,春節的提前、新能源汽車“國補”取消導致的汽車購買力在去年提前透支、汽車價格戰帶來的持幣觀望效應共同造成了今年3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最低的零售銷量環比增長。

      豪車、自主品牌增長強勁

      盡管整體乘用車市場的銷量在3月份出現了同比下滑和較低的環比增長,但不同類型的汽車也出現了分化走勢。

      比如豪華車,就在今年3月實現了強勢的銷量增長。據乘聯會統計,3月豪華車零售27萬輛,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35%。為何豪車市場回暖?乘聯會認為,去年受芯片供給短缺的豪華車缺貨問題逐步改善,導致市場走強。

      而自主品牌乘用車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3月國內自主品牌乘用車零售77萬輛,同比增長2%,環比增長9%,市場份額達到了48.8%,同比增長0.7個百分點。整個2023年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累計達到50%,相對于2022年同期增加了3.8個百分點。

      乘聯會表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異,比亞迪汽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上汽乘用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

      而合資車的銷量卻跑輸給乘用車整體水平,2023年3月主流合資品牌乘用車零售量54萬輛,同比下降9%,環比增長11%。其中日系品牌零售市場份額下滑到了16%,同比下降了4.4個百分點,銷量下滑較為嚴重。

      那么,如何看待4月份乘用車銷量走勢?乘聯會表示,3月車市的促銷潮,在市場逐步認清是常規促銷政策小范圍加碼的狀態后,已經逐步降溫。一旦確定國六車型的環保停售期延后,燃油車市場的消費觀望情緒自然褪去。4月是二季度的起點,市場環境較好,有利于車企生產銷售。

      浙商證券研報認為,在價格戰的背景下,新能源車企將成為最大贏家。燃油車市場在萎縮,油車價格戰后退市的燃油車企產生的“10%”市場份額難以被存活下的企業占據,預計參與持續價格戰的企業銷量不增、利潤受挫,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預計提升10%以上。

      校對:陶謙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td id="dzsto"></td>

          <p id="dzsto"></p>
            <table id="dzsto"><option id="dzsto"></option></table>
          1. <acronym id="dzsto"><label id="dzsto"></label></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