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首批注冊制新股于今日上市,市場交易情緒高漲。從新股漲幅、換手率和成交額等維度來看,新股表現俱佳,首日表現創多個2023年紀錄。
數據一、6只新股盤中股價翻倍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主板注冊制首批10只新股上市首日全線飄紅,收盤平均上漲96.52%,漲幅中位數71.25%。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廣受投資者追捧,從盤中最高漲幅來看,10只新股盤中最高漲幅平均值為130%,其中6只新股盤中最高漲超100%,遠高于今年以來上市的創業板和科創板新股最高漲幅平均值39.27%和107.77%。
涉及到近期最熱門的芯片概念,中電港成為2023年以來上市首日漲幅最高的新股,開盤即上漲160.94%,早間開盤一小時后快速拉升,盤中最高上漲239.23%,收盤漲221.55 %。
按打新賺錢效應來看,如中簽的投資者在盤中最高點賣出,登康口腔、海森藥業中一簽最高可賺超2萬元,中電港、常青科技中一簽可賺1.4萬元。
數據二、9只新股觸發臨停
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后,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同時優化了盤中臨時停牌機制,對于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股票,盤中成交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波動幅度達到或超過30%和60%,各停牌10分鐘。數據寶統計,今日9只新股觸發了臨停,其中陜西能源觸發兩次臨停。
陜西能源和中信金屬是今日最早觸及臨停的新股,開市后兩分鐘內股價較開盤價拉升超30%,觸發臨停,10分鐘恢復交易后再度雙雙拉升。不同的是,中信金屬在第二次臨停前快速回落,收盤較臨停時漲幅略有收窄,陜西能源在恢復交易后繼續拉升,股價較開盤價上漲60%觸發第二次臨停,成為今日唯一觸發2次臨停的新股,收盤最終上漲47.92%。
數據三、10只新股振幅均超50%
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意味著新股上市首日在各路資金博弈之下,可能出現“過山車”般的快速起伏。數據寶統計,10只新股上市首日振幅均在50%以上,平均值為76.46%,其中登康口腔以116.1%的振幅居于首位,中電港、中信金屬和陜西能源緊隨其后,振幅分別為99.33%、80.85%和80.21%。發行價最高的海森藥業最為“淡定”,今日振幅54.65%。
數據四、新股平均換手率為67%
主板注冊制首批新股上市首個交易日行情火爆。數據寶統計,10只新股平均換手率67.16%,且全部換手率在60%以上。登康口腔、中電港和海森藥業是當日換手率三強,依次為77.1%、74.63%、71.82%;江鹽集團和陜西能源換手率靠后,分別為61.64%、61.63%。
主板實行注冊制前,新股由于有44%的漲跌幅限制,中簽投資者有惜售心理,首個交易日均表現為低換手,今年內上市的20只核準制主板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換手率僅為4.16%,注冊制前后兩者平均換手率相差10倍。
數據五、合計成交近240億元
市場對主板注冊制首批新股高度關注,上市首日交易活躍,同時帶動A股整體交易活躍。數據寶統計,今日A股整體成交金額為1.23萬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長了16.29%。10只新股合計成交額239.26億元,約占市場總成交額的2%,超過2020年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只新股上市首日合計成交額,上述18股首日合計成交230.13億元。
個股方面來看,8只新股上市首日成交額超10億元。陜西能源成交額最高,為61.8億元,躋身今日成交額前十,同時創下今年新股上市首日最高成交額紀錄。另外中電港和中信金屬成交額分別為45.09億元和34.23億元,位列第二、第三名。
數據六、5只新股包攬資金凈流入前五
數據寶統計,資金面上來看,10只新股均獲得主力資金青睞,上市首日主力凈流入金額合計為58.43億元,其中中電港、陜西能源、中信金屬、登康口腔和柏誠股份5只新股包攬A股今日凈流入資金前五,漲幅最高的中電港開盤主力凈流入接近10億元,全天合計凈流入14.7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首日10只新股披露了龍虎榜數據,其中8股賣出前5席位中出現了機構的身影,僅南礦集團、登康口腔沒有機構專用席位上榜。也就是說在上市首日大漲后,機構資金選擇“落袋為安”。數據顯示,8只新股遭機構資金凈賣出11.06億元,中信金屬、中重科技、柏誠股份、江鹽集團凈賣出在1億元以上。
數據七、2只新股股價超過50元
數據寶統計,兩股上市首日收盤價超過50元,為海森藥業和登康口腔,收盤價分別為74.88元、56.64元。江鹽集團、陜西能源、中信金屬最新價不足20元,依次為16.3元、14.2元、11.24元。
從今年上市主板次新股最新收盤價看,海森藥業、登康口腔股價僅次于金海通、多利科技。陜西能源、中信金屬則僅比寶地礦業高。整體看,這10只新股首日收盤價區間分布分散,醫藥及科技類的收盤價相對較高,能源礦業類的收盤價較低,符合目前A股市場整體股價分布格局。
數據八、總市值增長近900億元
數據寶統計,截至首日收盤,10只新股合計總市值2026億元,較發行時總市值增長近900億元,增幅79.71%。從具體公司看,6股市值超過100億元,中信金屬、陜西能源收盤總市值超過500億元,登康口腔、常青科技、南礦集團和海森藥業市值不足百億元。
以市值增長看,3股上市后市值增加超過百億元,分別是中信金屬、中電港和陜西能源,分別增加228億元、200億元和172億元,這3股也是發行市值最高的個股,其中中信金屬和陜西能源發行市值就超過300億元,中電港為90億元。
數據九、最新流通市值為380.94億元
數據寶統計,主板注冊制10只新股總市值超過2000億元,但最新流通市值僅為380.94億元,占比18.8%。流通市值在百億元的新股僅陜西能源一只,為103.3億元。南礦集團和海森藥業的流通市值最低,均不足20億元。
以流通市值占總市值比看,有7家公司流通市值占總市值比為24.5%,包括常青科技、登康口腔、南礦集團等,中信金屬流通市值占總市值比最低,為9.92%。
數據十、平均滾動市盈率為45倍
數據寶統計,從估值水平來看,10只主板注冊制新股平均滾動市盈率為45.22倍,與主板存量個股平均滾動市盈率47.78倍相差無幾,體現出注冊制下的交易規則更貼合市場化的特點。中電港和登康口腔滾動市盈率超過70倍;柏誠股份超過50倍;中信金屬、江鹽集團和陜西能源滾動市盈率最低,不足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