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里2022年產新麥26優質小麥的存儲成本已達到了1.75元/斤,可當前的現貨市場價格只有1.57—1.58元/斤,僅價格掉落就讓我存放的小麥一斤虧損0.17—0.18元/斤,折合每噸340—360元,是多年來未曾見到過的行情,讓我虧損較為嚴重?!?月8日,期貨日報記者在河南省滑縣進行市場調研時遇到了一位小麥貿易商,還沒有溝通交流太多的糧油市場話題,這位近40歲的漢子就落了淚。
小麥、玉米價格短期快速下行
雖然上周末河南、山東與河北小麥玉米價格有所企穩,兩者的市場主流價格均上調了0.01元/斤以上,其中2022年產普通小麥收購價重新回到了1.4元/斤以上,但與2022年的新麥主流開秤價1.54元/斤相比,差距還是很大。這意味著,2022年新麥上市至今,只要手中囤積有小麥的糧食貿易商,肯定還是虧損的,還不包括倉儲費、占用資金利息、工作人員工資等。
“從小麥、玉米價格下行的時間點與先后順序來分析,實際上市場早已給出了信號?!标兾魇∫晃弧袄霞Z食”告訴記者, 2022年5月至今,國內玉米期現貨價格一直呈現“過山車”行情。今年年初巴西玉米陸續抵達我國南方港口后,國內玉米市場供應就逐漸多了起來,部分先知先覺者根本不敢大量囤貨。例如,今年2月份,河南周口地區他的一位業務伙伴以1.425元/斤的價格收購近3000噸玉米以后,很快就以1.44元/斤左右的價格運到了飼料廠,之所以采取快購快銷的策略,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場運行不穩定。當玉米價格在今年3月中旬開始快速下行后,疊加各類政策庫存小麥持續出庫,冬小麥主產區又迎來兩場十分有利于小麥生長的降雨,終端需求單一的小麥價格終于自高位開始滑落,時間短、速度快,讓絕大部分小麥貿易商集體“懵圈”。
什么因素“拖累”了價格
除了玉米價格下滑“拖累”了小麥以外,還有什么因素影響了小麥價格呢?
“實際上,導致小麥價格下滑的因素與玉米十分相似,一個是供應充足,另一個就是需求不振,此外就是新季小麥預期豐收?!苯K省糧油進口糧孫偉告訴記者,來自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國累計進口小麥302萬噸,同比增長124.1%;累計進口玉米533萬噸,同比增長60%。此外,由于進口利潤可觀,設在我國南北方地區保稅區內的玉米飼料粗加工企業等,也向國內市場大量輸入了相關玉米制品,如果再考慮到我國進口菜粕、豆粕及高粱、大麥等的數量,在下游生豬產業在虧損的泥潭苦苦掙扎、水產與禽類商品價格走低之際,市場哪有只漲不跌的道理?更何況市場針對玉米存在產需缺口、小麥替代數量較大等題材的炒作已經持續過久,而市場本質是玉米的供應缺口已經補齊、小麥的主要用途只剩下食用領域。
從記者掌握的情況來看,當前南方地區玉米供應以進口玉米為主,對國產玉米的需求相對偏弱,同時進口顆粒菜粕、葵粕及木薯等也被大量作飼料原料,再加上豆粕的價格跌幅也比較大,玉米的需求難有亮點。
從小麥市場來看,市場價格漲跌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大中型制粉企業手中,在面粉與次粉、麩皮價格軟弱無力的背景下,制粉企業肯定要通過下調小麥收購價來轉移風。
孫偉告訴記者,清明節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了一次持續時間較長的降雨過程,有效地改善了土壤墑情,十分有利于冬小麥、冬油菜生長,同時還有利于春播的順利推進,春玉米、春花生及棉花等的種植面積均保持穩定。而在此之前,由于天氣過于干旱,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出現了大面積小麥黃葉現象,一度令市場十分擔心新季我國小麥的產量,如今這種擔憂情緒不復存在了,手中存糧較多的農戶、中小型貿易商等均出貨積極,有效增加了市場供應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價格。
集體“懵圈”的貿易商怎么辦?
從當前市場發展態勢分析,無論是小麥、玉米的中小型貿易商、小商販,還是大型貿易商及集團類糧食企業,在當前的小麥、玉米價格處快速下滑過程中,均損失較為嚴重,整個市場處在一個集體“懵圈”狀態,心理壓力較大的貿易商甚至徹夜難眠。
不過,從糧食市場價格運行規律及時間節點來分析,當前小麥玉米價格處在相對低價區,進一步下行的動能較弱,同時由于最低收購價小麥停拍,庫存陳稻谷競價銷售遲遲不見動靜,部分地區國有糧庫已開始積極輪入小麥等,市場出現價格反彈的概率較大,其中玉米由于接新時間較長,未來只要進口玉米及替代品不再大量涌入,其回升的空間較大。小麥由于與新麥上市時間較為臨近,再加上多數市場主體受損較重,新麥上市前后預計市場缺乏主要收購主體,因此,小麥價格難以大幅走高,建議貿易商積極想辦法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