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市場“開門紅”,滬指已經連漲兩天,本周三報收3123.52點。近期,重陽投資、星石投資、仁橋資產、清和泉資本、中歐瑞博、勤辰資產、世誠投資、瀚川投資等多家知名私募發表了2023年最新策略,對今年的宏觀經濟環境、市場走勢以及投資機會進行展望和分析。
基金君梳理了8家知名私募的核心觀點:
重陽投資:2023年將成為中國經濟的轉折之年,新一輪中級行情正在醞釀,市場可能迎來估值預期與盈利共同擴張的“戴維斯雙擊”??春每萍甲粤⒆詮婎I域,疫情后相關主題仍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空間。
仁橋資產夏俊杰:2023年是機會遠大于風險的一年,低估值風格有望重回舞臺中央,港股表現更值得期待,消費的潛力和后勁不容小覷,新能源行業或將經歷一次洗牌和行業出清。
清和泉資本:A股迎來了四大轉機,有望出現估值修復。重點布局的行業有可選消費、建材、化工新材料、互聯網和儲能等。
星石投資喻宗亮:國內疫情反復、地產低迷,海外在高通脹下快速加息等因素有望迎來拐點,2023年隨著中國經濟重振內需持續推進,判斷今年內外需景氣互換,內需板塊有望迎來價值回歸。
中歐瑞博吳偉志:今年中國資本市場結構性走牛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高股息低估值、周期反轉、疫情反轉等領域,或將比較受益;估值合理的高成長股,2023年正收益的概率還是很高。
勤辰資產崔瑩:預計最遲二季度以后,國內經濟有望迎來一波明顯的疫后復蘇。市場風險偏好有望見底回升,看好中期景氣度反轉的機械與醫藥板塊,泛安全類資產或將維持較高景氣度,下一階段將加強對順周期板塊的關注。
世誠投資陳家琳:對2023年經濟復蘇充滿期待,相信泛醫藥有望接棒消費成為2023年的明星。在經濟重啟過程中,統籌發展和安全也是題中之義。
瀚川投資:相信2023年資金面和情緒面的邊際優化是大概率的,市場性機會將主要是糾偏型的階段估值修復。消費、互聯網等細分行業有估值修復的機會。
重陽投資:2023年將成為中國經濟的轉折之年
市場或迎估值與盈利擴張的“戴維斯雙擊”
回顧2022年,重陽投資表示,中國資本市場在俄烏戰爭、疫情二次爆發以及美聯儲超預期加息多重沖擊下,遭遇了罕見的“戴維斯雙殺”?!暗?,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A股及港股市場可能已經構筑了未來2-3年的中期底部,市場盡管短期可能仍有波折,但新一輪中級行情正在醞釀,市場可能迎來估值預期與盈利共同擴張的‘戴維斯雙擊’?!?/p>
具體來說,重陽投資分析,盈利方面,2023年伴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優化,病毒變異的確定性有望轉化為經濟環境的確定性,市場主體信心將顯著恢復。房地產供需兩側的信用收縮接近尾聲。2023年將成為中國經濟的轉折之年,GDP增速將自二季度起開始恢復,全年增速有望達到5%以上,對應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5-10%。
利率方面,中央對2023年貨幣政策的定調是“精準有力”,這意味著信貸直達工具仍將是政策的首選項,總量上的降準特別是降息政策可能較為克制,國內無風險利率大概率維持震蕩格局。美聯儲2023年可能在溝通上保持鷹派,并在2023年下半年維持基準利率不變,2024年通脹確定性下行后快速降息。在市場對美國加息預期定價已經相對充分的情況下,美國長債利率和美元匯率可能已經見頂,全球流動性環境總體趨好。
還有制度方面,A股市場低迷不改雙向擴容趨勢,中概股退市風險已經實質性降低,個人養老金制度將為資本市場帶來長期資金。從規模上看,據估計我國個人養老金有望在五年內超過萬億。
風險偏好方面,2023年宏觀政策最大的看點是通過對防疫政策和其他領域里收縮性政策的調整釋放經濟活力,這將大幅提升市場主體的風險偏好。
因此市場方面,重陽投資認為,隨著經濟活力的釋放和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A股和港股均存在相當的估值修復機會。其中,港股在極端的估值水平下,受益于國內疫情放開、穩增長政策加碼和美元流動性緩和,估值修復的空間可能大于A股。
結構上,重陽投資最看好兼具短期復蘇彈性和長期成長邏輯的公司,特別是科技自立自強領域相關的公司。同時,疫情后相關主題仍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空間。這不僅包括疫情后可能的報復性消費領域,也包括疫情后某些行業可能的補償性投資,以及疫情期間行業供給格局明顯改善的領域。
仁橋資產:低估值風格有望重回舞臺中央
新能源行業或將經歷一次洗牌
整體而言,仁橋資產總經理夏俊杰認為,2023年是機會遠大于風險的一年。
首先,2023年風格轉換會進一步演繹,低估值風格有望重回舞臺中央。在經歷了三年多的成長風格周期之后,價值風格自2022年起已逐漸回歸,只不過在2022年這種單邊下跌的市場中,上證50為代表的價值風格也僅僅是收獲了有限的相對收益而已,離絕對收益的目標尚遠。2023年,在市場整體回暖的過程中,價值風格有望脫穎而出,看好低估值的核心資產的表現。當然,港股是低估值核心資產的大本營,其2023年的表現更值得期待。
其次,2023年,消費的潛力和后勁不容小覷。伴隨著地產政策的回暖以及疫情管控的放開,中國的內需消費將展示出勃勃生機。匯總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在疫情管控放開之后的消費數據,其中,有一些共性的方向值得借鑒。整體來講,商品消費的復蘇力度是明顯好于服務消費的,這里面,住房及家居、奢侈品、體育用品和飲料是復蘇力度最強的,至于中國的消費復蘇是否也會效仿此路徑,拭目以待。
再次,2023年新能源行業會經歷一次洗牌和行業出清。新能源行業作為典型的周期性成長股,其成長性在過去三年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光伏行業的裝機量上了新的臺階,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也達到了新的高度。直到最近,行業最堅挺的環節開始出現了松動,光伏硅料的價格以及碳酸鋰的價格開始調整,這背后是供需共同作用的結果,需求在逐漸放緩,供給在快速釋放,所以,周期的力量只會遲到,不會缺席,行業調整的大幕已正式拉開,行業會經歷一次痛苦的洗牌,利潤總額會下降,部分環節甚至會出現虧損,最終唯有產能的實質出清才能拯救行業,新一輪的上升周期也才可能再次降臨。
最后,2023年國內經濟走向過熱的風險是存在的,這次幾乎同時啟動了房地產和消費兩個大的引擎,這在國內歷史上是不多見的。當經濟真的出現過熱的苗頭時,投資者必然開始擔心通脹和貨幣政策,好的一點是,2023年國內很多行業都處在產能釋放的周期,也包括豬周期,同時全球定價的大宗商品也有望在低位徘徊,因此,全年來看,通脹大概率是可控的,但2024年也許就不一樣了。
清和泉資本:A股迎來了四大轉機
看好可選消費、建材、化工新材料等
回顧過去,清和泉資本認為,2022年大類資產處于“滯脹”周期,全球風險資產大幅承壓,A股也面臨國內外多重沖擊。展望2023年,大類資產有望切換至“衰退”象限,估值壓力緩減,而A股市場迎來了多重轉折,有望從低位展開修復?!拔覀冋J為2023年市場有望走出‘滯脹’,一定程度上可參考2019年,A股有望迎來估值修復?!?/p>
站在當下,清和泉資本認為,A股迎來了四大轉機,一是中國防疫政策重大優化,二是中國地產政策全面轉向,三是海外通脹確認了拐點,四是美聯儲緊縮政策在退坡?!氨M管未來經濟重啟之路仍面臨阻力,市場信心重塑也并非一帆風順,但我們對2023年的市場充滿了期待?!?/p>
關于新一年的市場環境,清和泉資本認為有三個特征:一是中國經濟非典型的復蘇。二是經濟發展和安全的交替。三是美聯儲加息將進入尾聲?!八?,投資主線中,我們認為上半年消費鏈和地產鏈機會更多,下半年安全鏈機會有望擴散?!?/p>
清和泉資本稱,2022年以來市場呈現三大特征:波動加大+行業輪漲+風格輪動。背后存在一些宏觀長期因素的變化,經濟穩定性變差+利率中樞抬升+增長持續性變弱,所以,新的市場特征2023年或許仍會延續,投資精細化和組合均衡化是未來的應對方式。
在投資方向上,清和泉資本表示,沿著看好的幾條主線,重點布局的行業有可選消費、建材、化工新材料、互聯網和儲能等。另外,市場可能存在的風險,關注三個方面:一是中國內需恢復是否會乏力;二是海外是否會深度衰退;三是海外通脹是否根深蒂固。
星石投資:內需板塊有望迎來價值回歸
回顧2022年,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副總經理喻宗亮認為,國內疫情反復、地產低迷,海外在歷史性高通脹之下快速加息,“內滯外脹”是壓制A股走勢的核心因素。展望2023年,前述三座大山有望迎來拐點,隨著中國經濟重振內需持續推進,判斷今年內外需景氣互換,內需板塊有望迎來價值回歸。
具體來看,2023年海外衰退風險加大,出口型行業基本面承壓。2022年下半年以來美聯儲加息對經濟的沖擊加速顯現,基本面要求貨幣政策暫停收緊;但地緣因素、能源轉型、勞動力短缺等供給因素會抬升通脹長期中樞,美聯儲利率高位維持時間可能較長,外需存在超預期衰退的可能。
喻宗亮表示,隨著外需回落加深,穩內需政策進入發力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擴內需成為下一階段的戰略重心。一方面,防疫政策變化會帶動就業恢復,就業的恢復進一步帶來收入增長的提升,從而促進消費的回升;在經濟回升過程中,消費信心也會逐步恢復,從而促進超額儲蓄釋放,增強彈性。另一方面,地產銷售、投資已經回落至接近長期均衡水平,隨著地產政策的強化、疫情影響的逐步消退,地產對經濟的拖累將顯著弱化。
因此,投資方向上,看好內需價值回歸。復盤過去幾輪外需下行周期,穩內需政策強化后,消費普遍表現更好,預計本輪周期也將類似。除需求恢復外,本輪周期中消費行業供給面好于過往任何時期,在供需雙重作用下,消費行業盈利彈性將顯著加強。
喻宗亮分析,自2012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內需行業已經呈現出總量增速放緩但格局優化的特征;而3年疫情沖擊下,企業資本開支的意愿和能力更加疲弱,行業供給曲線越來越缺乏彈性,頭部企業定價權顯著提升。在供給大幅出清的加持下,一旦需求復蘇邁過平衡點,小幅的需求增長都可能會帶來價格的快速上漲。海外疫情防控政策變化后,消費價格都出現了較為普遍的回升。而過去兩年部分高景氣的出口型行業資本開支大幅增長,未來或將面臨供給增多而需求放緩的局面。
“海外來看,美聯儲抗通脹目標仍面臨壓力,政策利率高位持續性可能超預期。國內目前基本面仍然低迷,剩余流動性短期仍處于歷史高位,但隨著需求的恢復,過度寬松的剩余流動性將逐步回歸中性,估值處于歷史低分位數的內需領域更好?!庇髯诹琳f。
中歐瑞博:今年中國資本市場或迎結構牛市
高股息低估值、周期和疫情反轉等領域將受益
海外市場方面,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認為,美股經過2022年這一輪殺跌后,高估值風險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但是考慮到這一輪聯儲加息、美元升值依然處于過程中,真正的衰退考驗對于不少企業和金融機構來說,還沒有真正來到面前。通俗的說,還需要讓高利率和衰退的子彈飛一會。但是在信息快速傳遞的時代,這種影響或許未必能夠持續一整年。不排除美國資本市場上半年就對美國經濟的衰退做出充分的反應,如果是那樣,美國資本市場2023年會不會走出先抑后揚的走勢呢?不確定,但一切皆有可能。
“但對于美股中優質公司來說,難得面臨一次衰退引發投資者恐慌性拋售,從長期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一定是罕見不容錯過的戰略性機會?;蛟S就像2022年中概股挖出的深坑一樣?!眳莻ブ菊f。
中國資本市場方面,吳偉志表示,經過過往幾年持續結構調整釋放下,市場整體的估值不貴,有不少領域甚至處于歷史性的低估位置。疊加2023年穩經濟大背景下,貨幣和財政邊際依然會保持寬松,因此對經濟與資本市場都是偏積極的。
吳偉志認為,歷史上看,國際經濟衰退壓力越大,國內啟動投資和消費內需的迫切性越高。因此,即便全球環境不支持全面牛和泡沫牛,中國資本市場結構性走牛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皩τ诠乐岛侠淼母叱砷L股,2023年正收益的概率還是很高的。對于高股息低估值領域,周期反轉領域,疫情反轉領域等,這些領域我們認為在2023年結構牛市中會是比較受益的領域?!?/p>
勤辰資產:經濟有望迎來一波明顯的疫后復蘇
關注機械與醫藥、泛安全類資產、順周期等
展望2023年,勤辰資產合伙人崔瑩認為,美國通脹、中國疫情管控和歐洲戰爭與能源危機都有緩解的趨勢:美國核心CPI的月環比增速已經連續兩個月回到了0.2-0.3%,盡管市場仍然擔心終值利率的高度與持續時間超預期,但是隨著美國通脹進入頂部區域,全球流動性大概率進入拐點;國內疫情政策轉向早于市場預期,盡管疫后經濟修復進程的可能是“一波三折”,但是參考國際經驗,預計最遲2023年二季度(2022年低基數)以后,國內經濟有望迎來一波明顯的疫后復蘇;而俄烏戰爭正在走向拐點,對于油價與世界通脹的外溢影響顯著弱化。
崔瑩指出,2023年市場能否類似19年強勢反彈核心是地產的復蘇程度,對于這點應對比預測重要。但是2022年低基數背景下2023年地產對于經濟拖累程度顯著下降是比較容易的判斷,2023年市場風險偏好有望見底回升,市場結構性機會應多于2022年。
投資方向上,崔瑩看好中期景氣度反轉的機械與醫藥板塊。疫情管控放開后可能的短暫混亂和缺工對制造業影響有限,經濟去地產化背景下,制造業的附加值和貢獻率上升,中國高端制造業出口份額提升趨勢確定,流程工業領域自動化和國產化趨勢明確。疫情管控放開后,中藥和藥房等領域受益確定,而疫情之后相關需求的復蘇才是更為剛性的“必選消費”。
泛安全類資產2022年底表現不佳,更多的是因為市場之前把這類資產作為避險資產進行配置。新冠疫情后強調本國供應鏈安全是全球各國普遍的現象,特別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高質量發展之后,泛安全類資產在政策扶持背景下有望維持較高的景氣度,包括工業儀器儀表、計算機和軍工等領域國產化。
2023年經濟基本面觸底復蘇的概率大,盡管短期Reopen帶來壓力,但是2023年年中后有望迎來“疫后復蘇”確認疊加“政府定向刺激”政策,站在2023年全年角度經濟上行風險大于下行風險,下一階段將加強對順周期板塊的關注,特別是與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相結合的部分順周期領域央國企,關注這類企業在股權激勵、業績釋放與分紅、投資者溝通等方面的持續改善。
世誠投資:對經濟復蘇充滿期待
泛醫藥有望接棒消費成為2023年明星
世誠投資創始人陳家琳表示,2023年的主題詞是重啟。這種重啟將在各領域同時發生,從經濟到社會生活到資本市場。對2023年經濟復蘇充滿期待。
其中,消費毫無疑問是新年經濟復蘇的重要抓手。不過二級市場與經濟重啟、出行相關的服務消費板塊早就“搶跑”了。在泛消費領域,只有一類個股還能進入“法眼”:基本面因宏觀和行業而受損,同時公司自身的超額經營能力保持良好,且股價也還明顯受損的公司及其股票。
相比較而言,更期待泛醫藥板塊的重啟。結合行業政策、外部商業環境確定性、交易結構等諸方面的積極變化,充分回調之后的泛醫藥板塊其性價比已達到新的均衡,吸引力大幅增加。雖然近期股價略有反彈,交易熱度仍屬溫和,遠沒有到過熱的程度。相信泛醫藥有望接棒消費成為2023年的明星。
順著行業政策的思路,世誠投資提升了互聯網平臺經濟在2023年的投資評級。
另外,在經濟重啟過程中,統籌發展和安全也是題中之義。在保證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方面,以能源革命為代表的制造業呈現了廣闊的投資空間。
瀚川投資:資金、情緒面的邊際優化是大概率的
消費、互聯網等有估值修復的機會
關于宏觀和市場,瀚川投資認為,今年市場會因宏觀層面的邊際改善而帶來更多的托底力和整體穩定性,但同時也會在政治與經濟層面的發展趨勢中繼續投資方式重塑的過程。
相較于2022年,瀚川投資表示,相信2023年資金面和情緒面的邊際優化是大概率的:首先,歐美發達市場加息抑制通脹的過程接近臨界點,不得不受到潛在衰退的約束,面對可能的本地經濟衰退,資金對新興市場的再配置可能性提升;其次,雖然全球政治博弈階段性的走勢尚不明朗,但隨著管控的放開,至少中國的一個需求、供給的壓制因素比預期更快退出,國內消費與投資的信心恢復將有利于市場情緒的改善,而在這個復蘇較為緩慢過程中,國內的利率水平預計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維持較低水平。
瀚川投資認為,在驅動經濟全面復蘇的總量抓手重新出現之前,市場性機會將主要是糾偏型的階段估值修復,而“阿爾法”或個股層面的機會雖更為稀缺,但長期彈性也會更大。在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等原則前提下,股票市場投資也可能從“大而大”為主繼續向“小而美”為主轉變。
關于投資機會,瀚川投資表示,中國的經濟韌性強,在組合層面一直把相當的配置空間留給有“新”業績成長帶來價值增量的個股投資,這里面新材料、通用設備、金屬加工、新能源相關標的較多;同時,市場中也積累了不少細分行業的估值修復交易機會,比如消費、互聯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