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周陽康后馬不停蹄地去江蘇拜訪我們的LP,在深圳機場好久沒有見到如此密集的人流,今天踏入機場第一道防爆檢查門,多個通道都要排隊,恍然間有點陌生,但看到步履匆忙、闊步前行的人們,同樣是雙肩包、行李箱,瞬間又回到了現實?!鄙钲谝患抑行屯顿Y機構的募資負責人和記者感慨:“機場的‘煙火氣’又回來了,看著這擁擠的人流,對2023也充滿了期待!”
2022年是特殊的一年,劇烈的外部震蕩加劇創投行業周期變化,對創業者和投資機構都提出了全新挑戰。有在上海的美元基金合伙人感言,2022年在國內坐飛機只出差過一次,這是從業20多年以來完全罕見的,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隨著時光軸開啟了2023的新年畫卷,奔波在差旅途中的一級市場投資人們有了更多的期待。
浙江某創投機構創始合伙人也在2023年新年第一天就開啟了高鐵的出差,雖然是在浙江省內,但去往溫州的高鐵上也難以抑制心中的激動。據他透露,在溫州市國金公司和鹿城區的大力支持下,該機構的科創基金趕在2023年元旦前完成首期出資,新年的首個工作日去溫州就是參加溫州市委人才和科技創新工作會議暨市域一體化創新體系建設動員大會的簽約儀式。
而作為浙江經濟強市的溫州“新年第一會”部署了人才和科技創新工作,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提出要大抓科技金融發展,強化人才金融支持,暢通科技企業融資,加快科創基金發展,涵養產創深度融合新生態。這樣的政策表態,給投資人們也打了強心劑,讓奔波的旅途有了意義。
正如中金資本董事長單俊葆所言,從宏觀角度而言有人容易悲觀,但對于一級市場做投資的人往往就嵌在微觀世界里,對中國特別有信心。很多人看到的可能是一朵朵浪花,但我們真正看到的不只是浪花,而是整個中國海平面的變化。
或許從每一次出差做調研,看企業,找金主,尋找合作伙伴的路上,都能時刻洞察到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變化。所以,單俊葆堅信波動和周期改變不了趨勢,對中國充滿信心,2023年一定是非常好的布局年。
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也透露,中國市場足夠大、中國產業基礎足夠雄厚、中國人民足夠勤奮,只要方向正確,全力以赴拼經濟,就一定能夠把失去的時間追趕回來。春天終將回饋每一個在冬天里的抱薪者,讓他們歷經艱難,卻依然擁有向上攀登的信心和力量。
奔波在路上的還有忙著為被投企業對接產業伙伴的投資經理們,積極開發新產品客戶的企業創始人們,出差途中不忘買一杯奶茶支持投資項目的合伙人們,或是拉著CEO一起為下輪融資見機構的投后項目組成員們,亦或是那些想轉業務線主動出擊的PR們。
借用某大型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新年首次出差感言:2023希望每日有點進步,有些收獲,向陽而生,追光而行,因時而進。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