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印發《成都市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下稱《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構建起完整的成都元宇宙產業鏈,重點建設2個元宇宙產業發展集聚區,“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
同時,引進培育10家具有行業競爭力和帶動力的“鏈主企業”,培育100家細分賽道核心企業;通過構建工業、消費、醫療、智慧城市等生產、生活、城市治理方面的重點元宇宙場景,推出100個以上融合賦能的創新應用場景。
《方案》明確,健全元宇宙產業要素,建立元宇宙產業發展基金,引導現有產業基金、新經濟專業化銀行、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元宇宙產業開發。
加快四川數字資產交易中心建設,推進城市算力資源交易
《方案》指出,開展元宇宙重點賽道珠峰行動,做強算力賽道。加快構建“超算+智算+云計算+邊緣計算”城市算力架構,鼓勵面向海量數據的新型計算芯片及融合架構、關鍵模塊和設備的開發。并加快四川數字資產交易中心建設,搭建算力交易調度平臺,推進城市算力資源交易。
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應用生態,推動工業知識和機理模型沉淀形成工業軟件,鼓勵工業APP向平臺匯聚,培育一批具有國內競爭力的行業標桿平臺。同時,推動游戲開發商由內容生產向內容工具平臺迭代,培育一批品牌號召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原創元游戲。并加快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的全面連接和高度協同,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培育城市數字空間運營商,探索數字孿生城市向企業、個人開放共用新模式。
在開展元宇宙核心技術攻關行動方面,《方案》提出,攻關元宇宙支撐技術,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物聯網、網絡安全等直接關聯技術和先進計算、海量存儲、區塊鏈等基礎架構技術。發展新型顯示,加快光纖掃描、浮空投影、裸眼3D、空間成像等技術的應用開發。
聚焦元宇宙虛實融合,加快發展位置感知、人機互動、感官觸達、環境支持等連接交互技術,培育智能穿戴、腦機接口等細分領域的消費級產品及行業級解決方案。重點推動VR/AR/MR/XR的技術升級,面向工業生產、虛擬社交、沉浸式娛樂、教育培訓等領域開發差異化終端產品。
鼓勵企業研發數字建模、數字設計、數字人等數字生物生產工具和技術平臺。發展智慧大腦、情感計算等新算法,提升數字生物在數字營銷、在線培訓、電商直播、影音娛樂、服務咨詢等領域的應用沉浸感。
培育一批元宇宙科技“小巨人”企業
《方案》還指出,開展元宇宙市場主體引育行動,聚焦智能終端、數字工具、集成應用等領域,培育引進一批技術集成能力強、產業鏈上下游影響力大的龍頭企業。同時,集聚一批交互設備、測繪建模、游戲動漫、內容制作、數字資產交易等細分賽道的元宇宙科技“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此外,支持各區(市)縣為初創型元宇宙企業、創新團隊提供研發平臺、網絡環境、算力資源、城市數據資源庫等基礎服務,協同相關機構提供人力資源、知識產權、股權投資、戰略咨詢、法律咨詢等增值服務,加快孵化一批元宇宙創新企業。
在開展元宇宙應用場景融合行動方面,《方案》明確,共創“元工業”場景,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軌道交通、航空航天、工業無人機等領域,培育一批“元宇宙+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場景,打造新一代工業軟件。鼓勵建設元宇宙醫院,推進人工智能在檢查影像和數據分析領域的應用,鼓勵醫院采用智慧手術室、手術機器人等輔助設備,為病情分析評估、手術方案制定、手術精準實施提供數字化、智慧化支撐。
《方案》還指出,開展元宇宙產業內容儲能行動,豐富元宇宙產品內容,支持元宇宙平臺型企業、內容生產商等共同制訂產品價值評價體系,完善數字資產、數字藏品、數字影視版權等合規交易機制。并強化元宇宙產權保護,開展元宇宙領域知識產權咨詢、申報、評估、交易、保護、收儲等全鏈條一站式服務,打造元宇宙知識產權交易高地。
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元宇宙產業開發
開展元宇宙產業生態筑基行動方面,《方案》要求,夯實元宇宙基礎設施,推動傳輸網絡擴能,加快5G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第六版互聯網協議(IPv6)規?;瘧?。超前布局未來網絡,培育5G+、6G、衛星互聯網等未來網絡形態。建設元宇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降低中小型企業向元宇宙方向的業務轉型成本。
同時,健全元宇宙產業要素,推進公共數據和城市算力開放共享,鼓勵元宇宙企業參與數據和算力交易應用,創新打造多樣化產品。建立元宇宙產業發展基金,引導現有產業基金、新經濟專業化銀行、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元宇宙產業開發。
此外,還要統籌元宇宙發展與安全,堅持“不錯過機遇,不縱容風險”的原則對元宇宙產業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柔性執法。對涉及民生、個人隱私的元宇宙企業加強數據安全監督管理。打擊違法違規活動,防范金融領域過度投機、惡意炒作等現象。對可能存在風險的元宇宙場景新模式、新業態開展小范圍試點后逐步推廣。
加快謀劃布局元宇宙等未來產業
此前,工信部、教育部、文旅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瘧?,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工信部在解讀上述文件時指出,虛擬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經過多年發展,虛擬現實產業初步構建了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生態體系,正邁入以產品升級和融合應用為主線的戰略窗口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列入數字經濟重點產業,提出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
日前,工信部部長金壯龍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也表示,要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培育一批新的增長引擎。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加快謀劃布局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
商湯科技編制的《元宇宙行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出,根據彭博資訊數據,到2024年,元宇宙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8000億美元。麥肯錫預計,2030年,元宇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萬億到5萬億美元。
該報告還指出,當前,元宇宙行業應用場景目前主要集中于會議、娛樂、營銷、教育培訓、活動策劃以及文旅等“輕應用”場景,元宇宙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應用仍需經歷較長的探索時期。未來,保障元宇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還需加強制度創新和機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