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博士戰略咨詢聯合發布《零食品類創新的加減乘除——2023中國零食品類創新報告》,報告指出,中國零食市場歷經四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步入萬億級大市場時代,并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2021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規模超過8000億,近5年復合增長率超6%,預計2025年左右超萬億。
博士戰略咨詢創始合伙人王重陽表示:“根據中外消費者的飲食結構和消費習慣的分析,我們發現,目前中國人均零食消費量與日、英、美等國家市場依然有較大差距,人均零食消費額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遠低于上述國家和地區,預計未來10年間,中國零食將再造一個萬億市場?!?/p>
報告指出,中國零食市場經歷了三次浪潮,這三次浪潮對中國零食品類的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國外包裝零食品類爆發式登陸中國市場,助力中國包裝零食品類實現了從0到1的爆發。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零食市場出現了一批本土明星單品,涌現出一批國產零食代表品牌。進入21世紀初,電商時代來臨,在電商藍海階段,大而全的綜合零食品牌開始興起,當電商發展進入紅海后,明星大單品的模式復現。
“通過對過去四十多年間零食行業發展的現象分析,我們究其本質可以感受到品類的重要性。在第一次浪潮中,在國外品牌的引領下,新品類不斷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形成品類格子,同時也形成了不同細分品類的國家心智地圖。到了第二次浪潮,不少國產品牌通過模仿頭部品牌獲得了成功,‘包裝’也為國內零食品類創新提供了豐沃的土壤。如今伴隨著第三次浪潮,中國零食品類已進入心智時代,只有通過品類創新方能取勝?!蓖踔仃柗治龅?。
隨著零食品類的不斷發展,可以感受到零食在包裝、形狀、口味、工藝等品類外表多樣的變化,而品類的驅動內核因子始終是健康,根據博士戰略咨詢的消費者調研發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購買零食時開始關注健康因素。因此在消費者的認知中,堅果、奶酪、海味、肉干等富含營養物質的認知基礎,成為心智中最健康的零食,而膨化食品、糖果巧克力、蜜餞則在營養和健康方面具有較強的負面認知。
報告剖析了四個“稱最”的零食品類:最具營養認知的品類——堅果、最大卻又最弱的品類——糖巧蜜餞、最具中國特色的品類——鹵味、最具戰略潛能的品類——渠道,并對每個品類的戰略挑戰與品類創新機會做了分析與解讀。
“零食的品類創新,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健康主線、順勢而為,更易獲得成功。此外,在品類創新的過程中,企業和品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產品創新不等于品類創新,成功的品類創新必須滿足三個基本條件:產品創新、滿足新需求或解決痛點、擁有符合認知的品類名?!蓖踔仃柨偨Y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