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dzsto"></td>

    <p id="dzsto"></p>
      <table id="dzsto"><option id="dzsto"></option></table>
    1. <acronym id="dzsto"><label id="dzsto"></label></acronym>
      道歉、自購、發新產品,百億私募或創四年來最差收益
      來源:中新經緯作者:鄧芷若2023-01-04 14:43

      2022年對于私募基金來說是不同尋常的一年。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有業績展示的92家百億私募的平均收益為-6.13%,而2019年、2020年、2021年百億私募的年平均收益分別為28.3%、35.62%、12.95%。雖然2022年最后一個月的收益數據還未出爐,但是從前11個月的收益情況來看,2022年可能是百億私募自2019年以來收益最差的一年。

      面對業績虧損,2022年百億私募們各展身手。年內,數十位基金管理人接連道歉,還有私募斥資近30億元回購自家產品,年末加速新產品備案的更是屢見不鮮。

      道歉

      近日,在敦和資管的年終策略會上,董事長施建軍坦言,2022年沒有跑贏市場中位數和行業平均水平,回撤明顯大于同行。他反思稱,一方面,資管產品對控制回撤要求較高,一旦凈值接近預警線和止損線,投資就會非常被動;另一方面,投資不能過分集中,也不能過分分散。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施建軍2022年以來第二次反思業績問題,2022年4月,施建軍因公司產品凈值出現的較大回撤向投資者表達歉意。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共有10家百億私募因產品業績不佳向投資人致歉,包括正心谷、希瓦資產、盤京投資、敦和資管、景林資產、正圓投資、淡水泉、和諧匯—資產、慎知資產、永樂國富。就虧損原因來看,大多私募將虧損歸結為外部市場波動和行業變化等,希瓦資產、正圓投資、永樂國富還提到是因為自身太過樂觀沒有減倉、調整不及時以及能力有限等。

      自購

      在道歉的同時,百億私募們也在大手筆使用自有資金申購自家產品。據中新經緯統計,2022年共有16家百億私募公開表示申購自家產品,其中有11家自購金額在1億元以上,自購總額約為29.38億元。

      自購金額最大的分別是凱豐投資、九坤投資和幻方量化,自購金額分別為約10億元、4.6億元、3.5億元。

      2022年1月28日,幻方量化公告稱,出于對中國經濟的堅定看好和對資本市場的長期信心,幻方量化及全體員工、股東決定竭其所能以自有資金支持A股市場。經協調,全體員工和股東將在3個交易日內籌集不低于1.5億元自有資金,同時幻方量化將在10個交易日內籌集不低于2億元公司自有資金,以上3.5億元將全部申購公司旗下產品并投資A股市場的權益類資產。

      2022年3月18日,九坤投資發布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信心,與投資者共同踐行長期投資理念,公司決定自3月18日起,采用每月定投的方式,以自有資金申購旗下股票型資管產品。每月定投金額為1000萬元人民幣,定投周期為3年,自購總額為3.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九坤投資2022年以來第二次出手自購。2022年1月28日,九坤投資曾發布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的堅定看好和對自身投資管理能力的充分信心,本著與廣大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公司將使用自有資金1億元人民幣申購旗下股票優選策略、指數增強策略、股票多空策略等基金產品,并承諾至少持有3年。

      2022年5月20日,凱豐投資向媒體表示,截至4月13日,公司自有資金持有旗下產品共計7.61億份,公司持續持有規模近10億元。凱豐投資同時表示,其自購旗下產品并不是在某個階段為了增強持有人信心才有的操作,公司自成立以來將自有資金里流動部分全額放到產品里,持續進行投資,自購是常規動作。這是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的信心、與投資人利益一致的誠心以及踐行長期主義價值觀的決心。

      從收益來看,在16家宣布自購的百億私募中,有13家公布了2022年1-11月的收益數據。其中,僅有幻方量化、思勰投資、寧泉資產3家私募收益為正,分別為2.75%、9.64%、1.98%。收益最差的3家是石鋒資產、景林資產和漢和資本,分別為-25.81%、-20.06%、-19.32%。

      發新產品

      據中新經緯梳理,共有包括仁橋資產、半夏投資、遠信投資、佳期資產等在內的13家百億私募憑借2022年11月收益使2022年1-11月整體業績扭虧。

      此外,曾因產品業績不佳向投資者致歉的海南希瓦、景林資產、高毅資產、淡水泉等在2022年11月收益率也實現拉升,單月凈值分別回升23.34%、21.14%、14.6%、12.1%,雖然都未能實現2022年1-11月整體收益扭虧,但已使收益跌幅收窄。

      在此背景下,百億私募們又開始著手新產品發行。

      中基協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新登記新備案私募基金共30815只。其中,2022年11月,新備案私募基金數量3191只,較上月增加1097只,環比增長52.39%;新備案規模455.67億元,較上月增加82.87億元,環比增長22.23%。

      據中基協數據,2022年11月,共有49家百億私募共計布局了201只新產品。其中,思勰投資出手最多,共備案了21只新產品。2022年思勰投資共備案133只產品,5月、8月、9月、11月備案產品均超過10只,9月份最高,達到25只,12月新備案16只產品。

      此外,2022年11月和12月,恒德資本和華軟新動力的新備案產品數均超過10只。一村投資分別新備案5只和4只、啟林投資分別新備案3只,恒德資本新備案12只和10只,華軟新動力新備案18只和15只,半夏投資新備案4只和1只。

      私募新產品發行回暖,當基金管理人積極補充“彈藥”,接下來是不是要伺機而動,準備入場,修復產品凈值了呢?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23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80.02%,較上周上漲0.36%,連續4周呈現加倉態勢。具體來看,滿倉(倉位>80%)股票私募占比上升至59.57%,空倉(倉位<20%)股票私募占比降至0.95%;同時,中等倉位(50%≤倉位≤80%)和低倉(20%≤倉位<50%)股票私募占比分別為27.19%和12.28%。

      其中,百億股票私募的倉位指數出現下跌,為76.86%,較上周下跌2.81%。具體表現為滿倉百億股票私募和中等倉位百億股票私募選擇減倉,滿倉和中等倉位百億股票私募占比分別下降至51.26%、34.1%,而低倉位百億股票私募占比上升至14.64%。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td id="dzsto"></td>

          <p id="dzsto"></p>
            <table id="dzsto"><option id="dzsto"></option></table>
          1. <acronym id="dzsto"><label id="dzsto"></label></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