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dzsto"></td>

    <p id="dzsto"></p>
      <table id="dzsto"><option id="dzsto"></option></table>
    1. <acronym id="dzsto"><label id="dzsto"></label></acronym>
      一年內2000家退場 保險中介大浪淘沙
      來源:北京商報2023-01-04 09:17

      保險中介市場正面臨著一輪大“洗牌”。1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022年,保險中介機構離場潮再現,各地銀保監局注銷或擬注銷1870家保險中介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其中有1816家保險中介機構許可證被注銷,43家保險專業機構、保險公司相互代理機構許可證被注銷。汽車領域保險中介機構仍占據大頭,與往年不同的是,選擇主動退場的保險中介機構不再是“曇花一現”。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保險中介市場結構進一步優化,這就需要保險中介機構的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如果沒有隨著市場轉型升級而求變,則面臨被淘汰出局。

      汽車類兼業代理半數離場

      保險中介機構市場規模壯大的同時,也有不少機構黯然退場。

      1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022年各地銀保監局已陸續注銷1859家保險中介機構的許可證,除此之外,11家保險中介機構被列入了擬注銷名單。從不同主體來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許可證被注銷的數量達到了1816家,另有43家保險專業機構、保險公司相互代理機構許可證被注銷。

      許可證被注銷意味著保險中介機構所持相關許可證作廢,根據各地銀保監局要求,各機構需立即停止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并及時向屬地銀保監局繳回許可證原件。

      綜合注銷情況來看,有767家汽車領域保險中介的許可證被注銷,占據總注銷量的41%。包括旅行社、物流運輸公司、航空公司、經貿公司在內的保險兼業代理機構許可證被注銷的數量也占有一定比重,此外,被注銷的主體也不乏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多數保險中介機構“默認”告別保險代理業務不同的是,繼2021年江蘇華為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成國內首家自愿退出保險代理市場的中介公司以來,2022年這一勢頭有所延續,主動申請注銷、主動退出保險代理市場的保險中介機構超過了200家。如包括曲靖中升靖通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在內的90余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選擇主動退出。

      盈利難又遇加速清退潮

      近年來保險業市場低迷,保險中介機構的保險代理業務發展較慢,有的甚至出現了停滯的情況,導致盈利能力的下降,便出現了許可證被注銷或選擇主動退出保險市場的現象。

      具體來看,車險占據著財產險份額的半壁江山,龐大規模的市場下,汽車銷售公司、維修公司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銷售渠道優勢。不過,隨著近年汽車銷量下滑,4S店相繼關停,有保險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汽車類代理公司面臨主業或保險業務經營不善的情況,出現了被迫舍棄保險代理業務的情況。

      保險中介機構紛紛離場的背后,銀保監全系統正對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實施全面監管。如2021年落地的《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提出,自2021年2月1日起實施后一年整改自查期內,若不完成信息化系統建設,將不得經營保險中介業務,如此舉措被業內看作“一票否決”,彼時,業內人士便指出,這意味著或將清退一大批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一些保險專業中介機構。

      隨著市場不斷轉型升級,會出現“適者生存”的陣痛。保險中介機構如果沒有“隨波逐流”,將面臨淘汰出局。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可以預期,未來保險中介機構退場這一趨勢還將繼續,但是隨著保險業的回暖,中介機構注銷的數量應該會有所下降。

      創新、合規成“密鑰”

      隨著監管機構對保險中介行業設立正規化、精細化和專業化等風向標,加之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在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保險中介市場正面臨新機遇。

      此外,我國保險中介經歷了起步階段、市場化發展階段、清理整頓階段,當前正迎來推動構建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的階段。如深圳銀保監局2022年下發了《關于推動構建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的實施意見》,指出要用三年時間構建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培育一批高素質保險專業中介公司,開創深圳保險中介高質量發展格局。

      不過,當前保險中介市場還面臨專業化水平較低、違法違規行為頻發等挑戰。保險中介市場“大浪淘沙”之下,亟待穩住定力。從市場形成合力層面,業內人士建議,政府監管部門、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行業應從專業技能、業務規模、服務內容、履約情況、客戶投訴與滿意度以及受到違規處罰頻次等維度共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業自律和評價體系,為保險中介營造規范的市場環境。在建立保險中介機構與保險公司良性協同合作關系的同時,提高保險中介專業化水平也必不可少。

      在李文中看來,保險中介機構把握好轉型期機會,要立足規?;?、規范化的發展道路,一方面發揮規模經濟優勢,另一方面要做到合規經營。保險中介機構要創新業務模式,提升運營效率,節約經營成本。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td id="dzsto"></td>

          <p id="dzsto"></p>
            <table id="dzsto"><option id="dzsto"></option></table>
          1. <acronym id="dzsto"><label id="dzsto"></label></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