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dzsto"></td>

    <p id="dzsto"></p>
      <table id="dzsto"><option id="dzsto"></option></table>
    1. <acronym id="dzsto"><label id="dzsto"></label></acronym>
      開收技術服務費 視頻號加速變現
      來源:北京商報2023-01-04 09:16

      “WXG(微信事業群)最亮眼的業務是視頻號,基本上是全場(全公司)的希望?!北或v訊CEO馬化騰視為C位的視頻號多了一項收入來源。1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從視頻號商家處獲悉一份《視頻號商家技術服務費管理規則》(以下簡稱《規則》)。根據《規則》,自2023年1月1日起,視頻號開始面向商家收取技術服務費,具體按每筆訂單對應商品或服務的類目計算費率,費率在1%-5%。

      收取技術服務費呼應了馬化騰對視頻號未來商業化重點的規劃:“后面希望能更貼近交易,把電商閉環做好?!辈贿^面對抖音、快手規?;碾娚虪I收,留給后來者視頻號的空間還剩多少?

      1月1日起收費

      免費福利結束了。1月3日,有商家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視頻號開始向商家收取技術服務費。根據商家提供的《規則》,視頻號于2023年1月1日起,面向商家收取技術服務費,適用于視頻號平臺內所有商家,包括但不限于視頻號小店商家、微信小程序視頻號交易組件商家、微信小程序升級版自定義交易組件商家。

      所謂技術服務商是指因平臺向商家提供包括商品信息展示、商品交易能力、流量支持等功能所收取的技術服務費,具體結算公式是技術服務費=技術服務費費率×結算基數,其中結算基數=視頻號用戶實付金額(含運費)+支付補貼,技術服務費費率按每筆訂單對應商品或服務的類目計算。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視頻號技術服務費一覽表發現,費率標準在1%-5%,以數碼類影音娛樂類目為例,MP3/MP4、便攜/無線音箱、收音機等的費率都是2%;個人護理類個護儀器類目的電動剃須刀、潔面儀、理發器等費率是5%;食品飲料類的糧油調味類目中雜糧、面、食用油費率是1%。

      針對新商家,即首次開通視頻號小店或微信小程序視頻號交易組件的商家,視頻號規定:簽約開店生效之日起30天內,前100萬元交易額享技術服務費率減至1%(不區分類目)。

      其實,互聯網平臺向商家收取技術服務費是常態,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視頻號的技術服務費基本對標抖音,抖音區間是0.6%-5%。視頻號如此定價必然有自己的考量,不能算有優勢,但是合理的定價”。

      “養號”結束

      和抖音和快手相比,視頻號入局的時間也不算優勢,2020年1月微信啟動視頻號內測,當時抖音、快手已經分別是上線四年、九年的產品,且被公認為短視頻第一梯隊。

      “騰訊在短視頻探索上花了太長時間,前期把重點放在微視等獨立App上,喪失了先機,視頻號更像是臨危受命?!北冗_分析師李錦清直言。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在視頻號內測前也公開反思,當年微信有兩個失誤,一是公眾平臺在很長時間都只有PCWeb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內容創作者的范圍;二是“不小心將內容載體僅僅做成了文章,這令其他短內容形式沒有呈現出來”。

      后來者的身份讓視頻號在上線后猛刷存在感,西城男孩、崔健、羅大佑線上演唱會等合作多次讓視頻號破圈。對電商業務的補課也同步進行,2021-2022年視頻號連續兩年參與“雙11”大促只是追趕策略之一。

      諸多舉措讓視頻號快速擠進短視頻頭部陣營,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微信視頻號月活超過8億、抖音6.8億、快手3.9億。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2022年視頻號的日活大于4億,抖音、快手日活分別是4.21億、3.47億。

      用戶、流量都有了,平臺對商家開收技術服務費,這是常態策略。那么此次向商家收取技術服務費會否引發商家出逃?微信方面未予表態。在盤和林看來,“如果商家從視頻號獲得了用戶流量,就不會跑,如果沒有獲得足夠的用戶流量,則會想辦法換個平臺。當前視頻號依托微信,流量還是比較充沛的”。

      電商閉環是關鍵

      回到產品本身,“和微信的整體商業化進程相比,視頻號從上線到掙錢的節奏緊湊,這是因為微信本身給視頻號搭好了基礎設施,加上短視頻市場商業化模式已經成熟,廣告、電商又是互聯網平臺主要的變現路徑,平臺駕輕就熟,但凡有流量就可以直接往上套”,李錦清直言。

      梳理騰訊2022年前三季度財報也能嗅到蛛絲馬跡。

      發布一季度財報時,騰訊提出“騰訊主動調整,持續投入企業軟件、微信視頻號及國際市場游戲三大戰略增長領域”。在財報電話會上,騰訊管理層表示,視頻號對騰訊的總體業務非常重要,未來會考慮視頻號如何變現,變現情況將是廣告營收增加的重要驅動力。

      二季度,騰訊社交網絡收入增長1%至292億元,是騰訊不多的營收增長板塊,騰訊方面解讀,該項收入能實現增長,主要是視頻號直播服務及數字內容訂購服務的收入增長。2022年7月中旬,視頻號首次接入信息流廣告,后又上線“視頻號小店”,支持商家在視頻號場景內開店經營。視頻號進一步為電商商業化做準備。

      三季度有關視頻號商業化的數據持續被披露,騰訊總裁劉熾平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單季度收入有望在四季度超過10億元,而且這一增長沒有蠶食騰訊生態內其他業務的廣告收入。

      有了這些鋪墊,馬化騰在上個月的內部員工大會上對視頻號的期待更容易理解,不過他也強調,“如何在不下場做電商的前提下把電商閉環做好,是視頻號未來的挑戰”。

      從市場競爭角度看,騰訊對電商賽道念念不忘,但不算擅長。這一邊,快手對電商業務調兵遣將,加速調整,那一邊抖音被字節跳動寄予厚望,而電商是每一家繞不開也絕不會輕易放棄的市場。

      回到視頻號,盤和林的看法是,“尚未打通電商閉環,不下場做電商,意味著對產品的供應鏈沒有控制能力,零散商家如何督促和監督他們關注用戶購物體驗,這是平臺需要補足的部分。電商平臺如今是紅海,商品的最終點說到底還是消費者體驗決定的,如何在不下場做電商的前提下,補上消費者體驗這一環,是視頻號面臨的難題”。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td id="dzsto"></td>

          <p id="dzsto"></p>
            <table id="dzsto"><option id="dzsto"></option></table>
          1. <acronym id="dzsto"><label id="dzsto"></label></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