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dzsto"></td>

    <p id="dzsto"></p>
      <table id="dzsto"><option id="dzsto"></option></table>
    1. <acronym id="dzsto"><label id="dzsto"></label></acronym>
      ESG年度十大事件:面對氣候問題,前進還是倒退?
      來源:界面新聞作者:劉益2023-01-01 10:48

      當今年2月戰火在烏克蘭開始蔓延時,對于ESG的熱情仿佛也在春天來臨之際陷入停滯。

      戰爭還未結束,但其引發的能源危機、糧食安全還有通貨膨脹等問題,讓全球陷入動蕩。世界范圍內大宗商品價格高漲,急劇上升的生活成本和想要溫暖過冬的愿望,重新提醒著人們化石燃料的重要性。歐美企業紛紛退出俄羅斯市場,戰爭開始后的1個月,已經有400家跨國企業撤離或者凍結在俄羅斯的業務。ESG和軍火商這兩個看起來水火不相容的詞語竟也引起爭議。摩根大通ESG股票研究聯席主管Jean-Xavier Hecker在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ESG面臨著關鍵時刻,有人認為武器可以成為捍衛民主的工具,有人認為在本質上槍炮應該為死去的人負責。

      根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截止12月5日,全球新發行的綠色、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和可持續發展掛鉤的債券銷售額約為6350億美元,與2021年相比下降了30%,遠遠低于2021年全年約9100億美元的發行量。2022年ESG基金的表現也并不令人滿意,今年資產規模最大的10只ESG基金都出現了兩位數虧損,Refining Lipper數據顯示今年ESG基金管理的總凈資產下降了 29%。

      全球出現的氣候行動的倒退、反ESG浪潮、信息披露仍不統一等問題都讓投資者今年對ESG抱持著謹慎的態度,持續出現的洗綠事件也讓人們質疑:ESG是真的想要拯救地球,還是夸大其詞趁機撈金?

      但事情也許并沒有看起來的那么壞。國際能源署12月6日發布的《2022年可再生能源報告》顯示,受能源危機推動,各國可再生能源安裝明顯提速。報告預計,2022年至2027年間,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增加2400吉瓦,占全球電力增量的90%以上;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力來源??稍偕茉礇]有被忘記,反而因為能源危機而提速發展。

      同時,各國也在加快推進ESG信息披露規則的制定。今年3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布新規,計劃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氣候風險評估;同月,ISSB發布兩份征求意見稿,明確可持續及氣候相關信息披露,預計2023年可以出臺;今年11月,歐盟理事會通過了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擴大報告義務的主體范圍,預計有50000家公司將承擔報告義務。

      在中國,綠色金融債券在2022年有明顯的發展。有媒體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29日,今年以來銀行機構發行了綠色金融債券合計規模達3579.37億元,相比去年全年大幅增長276.6%。

      以下是界面新聞盤點的2022年度十大ESG事件,ESG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壓力,有人認為還做得不夠,有人卻覺得管得太多,在博弈狀態下,明年ESG將會朝著什么方向發展,還需拭目以待:

      事件一:生態環境部公布一批碳排放數據造假案例

      事件:2022年3月14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公告,公開了中碳能投等機構碳排放報告數據弄虛作假等典型問題案例。這四家公司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篡改偽造檢測報告、制作虛假煤樣和報告結論失真失實等。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生態環境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將在全國繼續開展打擊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重點查處不正常運行自動監測設備、篡改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以及第三方監測單位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等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影響:準確可靠的數據是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效規范運行的生命線。中國全國碳市場運行近一年半,目前遵照的還是《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還未出臺,碳排放交易數據質量管理將是《條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ESG”的第一個字母,“環境”是關鍵一環,隨著全國碳市場的發展,日后納入的行業會越來越多,不論是企業的無心之失還是有心之過,加強數據的搜集和核算,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事件二:美國證交會公布新規,擬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氣候風險評估

      事件:今年3月21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公布了一項擬議規定,除了向投資者和監管機構提供財務及面臨風險的數據信息之外,在美國SEC注冊的美國公司和外國公司還需提供其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及氣候變化對其影響的相關信息。需要披露的信息包括上市公司對氣候相關風險的治理和相關風險管理過程、氣候相關事件對上市公司綜合財務報表的項目的影響等。

      影響:SEC的氣候信披提議不僅包含關鍵的量化指標,即碳排放量和濃度,也涉及到了對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要求,以及企業為應對氣候風險和利用氣候相關機會所制定的策略。對于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將加速其提高氣候相關信息的披露透明度,幫助企業重視氣候風險。提議同樣對審計機構提出了要求,要求相關審計機構具有包括財務、內控、氣候等跨領域的審計和鑒證綜合能力。

      事件三:ISSB發布兩份征求意見稿,明確可持續及氣候相關信息披露

      事件:2022年3月31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成立的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ISSB)發布了兩份征求意見稿。一份是可持續相關信息的一般披露要求,另一份則聚焦在氣候相關的信息披露上。這之后,ISSB不斷推出新的措施。今年12月,ISSB宣布了一系列支持范圍3溫室氣體排放披露的指南和減免措施。12月29日,IFRS與中國財政部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將在北京設立ISSB辦公室,預計將于2023年年中開業。

      影響:標準披露的一致性至關重要。ISSB在COP27期間宣布,其正在與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財務報告咨詢小組(EFRAG)合作,在可行的情況下盡快商定一個框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標準的互操作性,并在關鍵氣候披露方面保持一致。此外,ISSB還和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展開合作,CDP將把IFRS氣候相關的信息披露要求納入其全球環境披露平臺,這意味著CDP的17000多名自愿成員將在2024年的披露周期中披露符合IFRS標準的氣候數據。

      事件四:國資委印發工作方案,促進央企上市公司ESG發展

      事件:2022年5月27日,國資委發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其中提出,中央企業集團公司要統籌推動上市公司進一步完善ESG工作機制,提升ESG績效,積極參與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規則、ESG績效評級和ESG投資指引?!斗桨浮愤€提到,推動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專項報告,力爭到2023年相關專項報告披露“全覆蓋”。

      影響:央企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3月,國資委成立了科技創新局社會責任局,并表示要突出抓好中央企業碳達峰碳中和有關工作,指導推動企業積極踐行ESG理念,主動適應、引領國際規則標準制定。根據《中央企業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及治理(ESG)藍皮書(2022)》,2022年,61%的央企上市公司明確了ESG工作主管部門,較上年增加近10個百分點。此外,97.4%的央企上市公司已開展ESG重大議題識別,超八成參與或自行組織ESG培訓,均較2021年明顯上升。

      事件五:由于違反《數據安全法》等,國家網信辦對滴滴處人民幣80.26億元罰款

      事件:2022年7月2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消息稱,依據《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處人民幣80.26億元罰款,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程維、總裁柳青各處人民幣100萬元罰款。網信辦表示,滴滴公司違法處理個人信息達647.09億條,數量巨大,其中包括人臉識別信息、精準位置信息、身份證號等多類敏感個人信息。

      影響:隱私和數據安全在企業ESG評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該議題不僅是聯交所的ESG披露要求,也是主流國際ESG評級機構關注議題,在互聯網、金融等行業中關注度尤甚。近幾年,中國陸續出臺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2022年2月15日,《網絡安全審查辦法》開始實施;今年9月1日,《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開始實施。

      事件六:COP27在埃及落幕,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

      事件:2022年11月2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二十七屆會議(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落下帷幕,大會結束時發布了《沙姆沙伊赫實施方案》(Sharm el-Sheikh Implementation Plan),并且決定建立和運作損失和損害基金,以幫助極易受到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發展中國家。大會期間,聯合國任命的高級別專家組公布了一份報告,提到目前存在的凈零排放承諾以及洗綠行為,有可能破壞已有的氣候行動。專家組呼吁非國家實體承諾立即減少其價值鏈中的絕對排放量,并及時披露進展報告,需具真實性和可比性。

      影響:以“落實”為主題的COP27,在能源、糧食危機發酵的2022年,讓人并沒有提前抱太高的期望。但在會議的最后一天,COP27還是達成了突破性協議,為遭受氣候災害嚴重影響的發展中國家建立損失和損害基金。這不僅僅是各國政府層面需要做的事情,全球向低碳經濟的轉型預計每年至少需要4-6萬億美元的投資,該數額的投資需要對金融系統和程序進行改造,讓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機構投資者和其他金融行為者都參與進來。

      事件七:歐盟通過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

      事件:2022年11月28日,歐盟理事會通過了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CSRD擴大了報告義務的主體范圍,報告要求更為詳細,歐盟還要求對報告披露信息進行審計。CSRD要求公司不在單獨的報告中披露ESG指標,而是在公司管理報告中單列一部分,從而將可持續信息和其他財務信息融入到一份文件,以便歐盟維護CSRD披露數據庫。

      影響:據歐盟委員會估計,大約有50000家公司將承擔CSRD的報告義務。對于非歐盟企業,凈營業額超過1.5億歐元且在歐盟境內的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凈營業額超過4000萬歐元的企業也屬于CSRD披露義務范圍內。CSRD生效意味著公司很快就需要披露有關可持續性事項的詳細信息,不同于以往的單一重要性原則,CSRD基于雙重重要性原則,不僅要求公司披露哪些可持續性風險和機會可能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同時要求披露公司本身對人類和環境產生哪些影響。

      事件八:美國反ESG浪潮興起,資管公司退出凈零倡議

      事件:12月8日,總部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先鋒領航(Vanguard)宣布將退出氣候投資聯盟凈零排放資產管理人倡議(NZAM)。該倡議于2020年底啟動,旨在鼓勵基金公司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在此之前,佛羅里達州宣布其財政部將撤回由貝萊德負責管理的20億美元資金,指責貝萊德過于專注ESG,而不是為投資者提供更高的回報。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證交會還面臨著縮減氣候相關財務披露計劃的壓力。

      影響:美國國內反對ESG的聲音今年一直存在。例如,今年7月,總部位于紐約的Tidal ETF Trust尋求上市一只名為“上帝保佑美國”(God Bless America)的ETF,該ETF在投資過程中會排除那些“因強調政治活動和社會議程而犧牲了股東回報最大化”的公司,被認為是一款站在ESG投資對立面的基金產品。美國共和黨給ESG活動造成了阻力,作為許多跨國公司的聚集地,美國監管層面的ESG動向影響深遠。

      事件九:中國不斷完善綠色金融政策,強化監管約束

      事件:在2022年12月10日舉辦的上海外灘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發言表示,逐步由自愿走向強制,是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大趨勢。宣昌能提到,我國金融機構資產中,高碳行業信貸資產占比較高,氣候變化和低碳轉型會對財富格局和資產管理行業影響重大。一些金融機構過快退出化石能源等高碳資產,將增加轉型風險;如果過慢退出高碳資產,既不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同樣也會加大金融風險,監管機構應不斷提升綠色金融能力水平,支持經濟有序低碳轉型。

      影響:今年7月,《中國綠色債券原則》正式發布,標志著國內初步統一、與國際接軌的綠色債券標準正式建立;同月,人民銀行與歐委會相關部門共同牽頭完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及更新版。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是國內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通過標準完善和強化監管,給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了參考。

      事件十:歐盟碳市場改革方案通過,歐盟碳關稅將從2026年正式開始

      事件:2022年12月18日,歐洲議會議員和歐盟各國政府同意改革歐盟碳市場(EU ETS),以進一步減少工業排放并加大對氣候友好型技術的投資。根據官網,到2030年,歐盟碳市場涵蓋部門的排放量必須比2005年減少62%,并從2026年開始逐漸取消對公司的免費配額發放。作為歐盟碳市場的配套政策,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即歐盟碳關稅)將從2026年正式啟動,并在2034年之前全面實施。

      影響:歐盟表示,為防止碳泄漏,CBAM將以與歐盟碳市場中免費配額逐步淘汰相同的速度實施,即2026年。到2025年,歐盟委員會將評估歐盟生產的出口到非歐盟國家的商品的碳泄漏風險,并在需要時提出符合世貿組織規定的立法提案來應對這一風險。到2027年,歐盟還將建立一個單獨的ETS II,用于道路運輸和建筑燃料。隨著歐盟碳關稅提上日程,一些中國企業的出口也會受到影響。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td id="dzsto"></td>

          <p id="dzsto"></p>
            <table id="dzsto"><option id="dzsto"></option></table>
          1. <acronym id="dzsto"><label id="dzsto"></label></acronym>